時事熱評,不管是前段事件很火的柳巖伴娘事件還是和頤酒店女生事件,有沒有注意到當下熱門事件總能在知乎找到問題和答案?熱門意味著關注度,關注度意味著影響力,影響力帶來相關利益,在當下新聞夸大、微博罵街各處混沌一片的狀態(tài)下,知乎上的時事熱評相比之下可信度更高一些,這一需求不奇怪。有趣的事,就更不用說了吧。
但是這些熱門的事件在你的定制首頁上出現(xiàn)了嗎?反正筆者是每次搜索出來的耶。
這個功能應該不用多講,知乎添加瀏覽記錄功能以后,應該暫時不需要改動什么。
有關專業(yè)部分的、職業(yè)相關的,你是不是仔仔細細研讀過?如果讓你計算一下,泛泛瀏覽跟已關注問題花費的時間,哪個更久呢?PC端倒還好,但是APP抽屜式設計是否隱藏的太深呢?
混的久了,總會關注一些大V,資深專家的動態(tài)總能給我們很多啟發(fā)。只是提問、回答、點贊、關注、專欄等動態(tài)展示在首頁是否合適?畢竟還有我們關注的話題和熱門回答,時間久了有沒有一點點過度打擾和馬太效應的味道?
這一點似乎是知乎成立的初衷了,但是這一需求因為真正提問者的不被關注是否慢慢水化了?利益傾向、大V提問是否淹沒了大部分人的需求?
在“贊”引來的背后利益下,是否連提問的目的也不再純粹?博眼球、追熱點等應該不少見。
需求是否應該被滿足?是否應該采取措施使這部分需求不被滿足?
越來越多的公眾號宣傳,越來越多的文案段子。回答者的回答初衷本身就帶著利益傾向,這部分是不能避免的。無償貢獻內(nèi)容,也是為了關注帶來的隱性利益。從根源上,我們是不能避免這種傾向的,但是“贊”的重要性,贊與優(yōu)質(zhì)內(nèi)容之間的對應關系是否是線性正比,贊的作用是否應該弱化?
需求是否被滿足:是。
B幫他人解決疑惑
這一點還是有的,只是弱化了。
2、問題分析
與普通的UGC平臺相比,知乎的結構層級應該是多一級的。普通的平臺是:動態(tài)-評論;知乎是:問題-回答-評論。因而引來的推薦、關注等也相對復雜很多。
前文已經(jīng)提過首頁熱門回答、話題推薦回答、關注人動態(tài)之間的結構混亂,而關注的問題、專欄、收藏等同樣層次梳理也是難題。
目前知乎的處理是:熱門回答、話題推薦、關注人動態(tài)放在首頁;收藏在個人主頁下的標簽里;關注的問題、關注的專欄、關注的收藏、關注的圓桌等統(tǒng)統(tǒng)只能在個人動態(tài)中查找。找的時候心好累呢。
除此之外,在APP部分,抽屜式的設計是不是導致個人關注信息的查找更難了呢?把糖遞到嘴邊、把糖放在桌子上、把糖放在高高的柜子上、把糖藏在不知道的地方,每增加一點難度,任務的完成度就減少一點。
關注我們
沈陽管城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翻版必究